当前位置:招商报 > 正文

这场刚在北京平谷闭幕的世界级农业科创盛会,传递出怎样的声音?

编辑: 诚富 来源:新京报 2023-11-07 15:26:44

导读: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成功地成为了大家都必须参加的每年一次的世界盛会,将成为与世界粮食奖论坛、非洲绿色革命联盟论坛齐名的全球三大农业盛会之一。

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成功地成为了大家都必须参加的每年一次的世界盛会,将成为与世界粮食奖论坛、非洲绿色革命联盟论坛齐名的全球三大农业盛会之一。

11月2日-4日,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平谷留下深刻印记。

三天时间,来自61个国家和地区的127位科学家、600余家企业代表、65所高校负责人汇聚在此。其中有245位嘉宾发表演讲、3193人次现场参会,直播观看量突破3000万人次。

每一个来会场的人,都带着自己的问题,尽可能地和他人交流,以寻求一个答案。语言、信仰、文化的差异,似乎不再那么重要。在气候变化、资源环境退化、地缘政治冲突等不稳定因素多发的当下,人们只想寻求一个能够保障全球农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共识。

全文981字的《平谷共识》由此诞生。“合作”和“创新”,是这篇共识里的高频词汇。这体现了人们在寻求全球粮食和营养安全共识中的努力,也寄托了学者、官员、企业家以及青年们的愿景。

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樊胜根,是本次大会上多场论坛的主持人。大会圆满闭幕,他说:“在本次大会达成的成果共识中,我有一点体会最深,那就是:在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下,国际合作对解决农食系统面临的挑战尤其重要。”

 

11月3日,平谷金海湖国际会议中心,世界农业科技博览会上,一位观众在参观博士农场种出的蔬菜瓜果。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北京平谷迎来世界级盛会

今年81岁的世界粮食奖基金会荣誉主席、大会咨询委员会主席肯尼思·奎恩,在大会闭幕会上说,过去三天已经让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成功地成为了大家都必须参加的每年一次的世界盛会,将成为与世界粮食奖论坛、非洲绿色革命联盟论坛齐名的全球三大农业盛会之一。

“金海湖。我发音对吗?”肯尼思·奎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反复用中文说了这个地理名称。他笑着说,这个名为金海湖的小镇,已经让许多科学家感到流连忘返了,“金海湖畔连绵不绝的群山,银杏树簌簌落叶的街道,都看起来很美。”

 

世界粮食奖基金会荣誉主席、大会咨询委员会主席肯尼思·奎恩。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摄

实际上,这是一场在国内罕见的高规格农业领域盛会。来自北京市委市政府、农业农村部和教育部的主要负责人现场参会,并发表致辞。来自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科学家、农业高校校长、农业企业家和青年学者近800位嘉宾参与了相关话题的讨论。

据悉,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缘起于2021年。2021年7月,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陪同时任北京市委书记蔡奇调研平谷农业中关村时,提出筹办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蔡奇同志给予高度肯定:“这是好事、是大事,好事要办好!”

2022年3月,大会纳入北京市委《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会议决定重点督办事项。但因为疫情原因,原计划于2022年下半年举行的大会,推迟到了2023年。

在大会举办前,农业农村部与北京市签署的《共同打造中国·平谷农业中关村合作框架协议》,及教育部与北京市签署的《教育部 北京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协议》中,均将支持办好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纳入协议内容。《北京市推进农业中关村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6年)》部署了举办农业科技合作国际交流活动,打造国际知名农业交流合作平台的重大任务。

今年7月,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市长殷勇正式批示北京市人民政府作为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主办单位;确定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作为承办单位。

 

11月3日,平谷金海湖国际会议中心,世界农业科技博览会上,一位观众在参观“智慧植物工厂”。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根据多方讨论,大会主题定为“粮食安全与未来农业”,以“1+4”为主体框架举办开幕式及主论坛,以及世界农业高校校长论坛、世界农业企业家论坛、世界农科创投论坛、国际农业交流合作论坛等4场专题论坛,同期还举办全球青年论坛、未来食物与营养健康论坛、智慧农业论坛、低碳农业与可持续发展论坛、设施农业论坛、科技创新赋能养殖业论坛、农食产业链数字化论坛、农业中关村法治论坛等20多场分论坛。

如何让所有人免于饥饿

11月3日上午,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教授,担任“粮食安全:2050年,如何让所有人免于饥饿?”论坛主持人。他分别用中文和英语,邀请本次论坛的第一位嘉宾,爱尔兰驻华大使安黛文上台演讲。

安黛文表情严肃,在演讲开篇,分享了一组数据:2022年,在全世界80亿人口中,有约50%其实是营养不良的;其中有20亿人经历的是严重营养不良;有25亿人的食品质量不合格。“目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很严峻,它是由于一系列的原因所导致的,如气候变化、能源价格和肥料价格过高、战争等。我很感谢中国政府和中国农业大学,在此举办对话交流的论坛。”她说。

2021年世界粮食奖得主、水产养殖学家莎昆塔拉·哈拉克辛·蒂尔斯泰德,在论坛上谈了他的看法。他认为,解决全球粮食危机的重要途径应该是向海洋湖泊河流要食物,人类在推动食物体系转型中,必须把水产品纳入考量因素,不论是国家、科研机构还是中大型企业、个体户,都应该重视对水产品产业的投资;此外,国家应该科普食物知识,弥补性别、地域之间的知识鸿沟,让社会公众知道如何从水生态中获取营养健康的食物。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在论坛上分享了中国解决粮食问题的方案。他向论坛嘉宾介绍,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而且中国的耕地资源和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因此中国在推进城市化建设和发展农业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并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努力用占全球9%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来满足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粮食需求;此外,中国注重科技创新,在近四十多年来,国内植保技术已经历了7到8次的升级和换代。

11月3日,平谷金海湖国际会议中心,世界农业科技博览会上,一位观众在参观智能种植箱。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吴孔明认为,中国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很重要一点是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生产模式,“从中国不同地域来看,也有不同的生产模式。比如在中国东北平原地区,有机械化大农场的生产模式,但在南方丘陵等地,主要是家庭为单位的小农场模式。中国针对不同的生产环境,构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网络,从而达到因地制宜、惠民增收的目标。”

《平谷共识》第一条便涉及了“粮食安全”话题,这部分内容指出,全球粮食和营养安全是未来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基础。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100亿,为人们提供营养和可持续的食物是世界的首要任务。然而,全球农业食物系统面临饥饿、营养不良、气候变化、资源环境退化、地缘政治冲突等多重挑战。因此,亟须推进农业食物系统转型,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积极贡献。在当前动荡和危机的复杂国际背景下,以外交和远见为基础的全球科学伙伴关系和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助力塑造安全、和平和可持续的未来。

培养出新型农业人才

在大会举办的前一周,樊胜根便已经忙碌于大会诸多筹备事项中。他当时告诉记者,对于本次大会,他特别期待“青年论坛”上的青年声音,以及“世界农业高校校长论坛”的校长声音。“青年是未来,他们决定了未来全球农食系统的走向。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将是本次大会的重要议题。”他说。

11月2日,“世界农业高校校长论坛”召开。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认为,对农业高校来说,创新知识、开发技术、转化成果、培养人才、加强国际交流,是使命也是责任,“我们坚信,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在未来,我们要采取更多的措施,推动科技创新。同时,作为大学,还要为年轻人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培训机会,尤其是通过国际间的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有跨学科、跨领域知识和能力的年轻人,他们在未来也可以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危机。”

 

11月3日,平谷金海湖国际会议中心,世界农业科技博览会上,中国农业大学展出的农业无人机。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新型农业人才,一定是知识视野广阔的人才。”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副校长表示,应对农业与粮食系统的危机,需要更多跨学科的人才、观念和技术,这需要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同时还要打破行业之间的界限,使得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利益相关方,实现产学研的融合,以科技创新的力量,真正促进全球农业与食物系统韧性的建设。

在“青年论坛”上,中国农业大学发布了青年倡议:倡议汇聚国际一流人才,依托世界顶尖涉农大学联盟,与全球知名涉农高校建立紧密合作,联合培养农业领军人才,携手推进科研与实践,为解决未来农业面临的挑战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倡议搭建国际联合创新平台,与国际研究机构及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推动北京农业中关村科技创新高地的发展,加快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和北京京瓦中心建设,推进农业研究的国际化与创新;倡议培养国际视野青年学生,为下一代农业领军人才打造国际舞台,不断拓展中外合作办学,提供国际化的学习与研究环境,激发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青年科技人才;倡议推广国际化科教融合模式,依托“一带一路”农业科教创新联盟,以国际版“科技小院”为先锋,拥抱“一带一路”机遇,传播中华农耕文明和中国农业的经验和技术,推进全球农业教育、科技创新与人才的紧密结合,实现合作共赢的科教融合、产教融汇与高质量国际交流合作。

“青年论坛”气氛活跃,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青年们,坐在一块畅聊了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社区支持农业、新数字媒介等话题,他们中的一些创业者,分享了循环生物质、植物保护、智能猪场等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市场化应用现状。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后马佳莹说:“每一个助农项目,都像在地球上播下一粒小小的种子。我相信,我们青年能在不久的未来,播下更多有益的种子,一起迎接一个美丽的世界。”

搭建经济合作平台

11月3日下午,在一座展台里,一个机械臂将一只塑料苹果,从一棵道具树上精准地摘了下来。现场围观了不少人驻足观看。这是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和自动化所联合研制的智能水果采摘机器人,该产品已和企业合作用于批量生产。

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和自动化所联合研制的智能水果采摘机器人现场摘“苹果”。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本次大会除了关于气候变化、智慧农业、农食系统转型等主题的论坛以外,还同期举办了世界农业科技博览会。博览会设置中国国家展区、北京市展区等,集中展示了中国2019-2022年入选“三新”成果研发团队的88项最新前沿成果,以及京内外、国内外农业科技前沿成果、重点项目、尖端科技、创新产品。

“让技术创新造福于社会,仅依靠科学家是不够的,它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家的合力。所以,在这次大会,搭建了供企业家和创业者们合作交流的平台。”肯尼思·奎恩说。

有多个知名企业家出席本次大会并作了主旨演讲。企业家刘永好说,为推动我国养殖业的良性发展,政产学研需要协同起来,推动数字科技服务于粮食安全;解决好粮食问题是一切发展的基础,不同时期保证粮食安全的内涵外延有所不同,需要市场主体、政策体系和科技体系与时俱进,动态调整,“尤其是最近这两年,ChatGPT等新技术发展很快,这需要我们主动拥抱变化,让新技术驱动行业发展。”

11月3日,平谷金海湖国际会议中心,世界农业科技博览会上, 现场展出的可实现无人驾驶的大型拖拉机。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来自东京大学的副教授郭威认为,技术创新除了科学家持续努力外,还是一个长线投资的过程,需要社会多方资金支持。他向参会嘉宾们介绍了他的团队新研发的一种无人机智能系统,该系统可以计算出每个西兰花的最佳采收期。他说,整个智能系统的研发费用,是依靠的政府补贴和企业资金。

据介绍,本次大会凸显企业创新创业主体,邀请国内外企业家、投资机构及创投基金负责人400余人,吸引更多农业头部企业开展科研攻关、投资兴业。大会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报告,如《全球农食系统国家科学与政策指南》《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2022年度报告》《食物系统转型首席执行官指南》中文版等全球性的农业科技相关成果,以及《世界农业食品行业独角兽100强报告》;此外,大会发起成立世界农业隐形独角兽企业研究院,农食行业可持续发展与气候行动合作中心,农业中关村路演中心,打造中国面向全球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的平台。

驱动技术创新、向善

“科技发展与制度保障是防止饥饿工作的两翼。”越南农业部前部长、国际水稻研究所董事长高德发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些年,越南从一个粮食进口国发展成最大的水稻出口国之一,一方面是借助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提供高产的杂交水稻品种,另一方面则是靠本国农业体制改革。

 

11月3日,平谷金海湖国际会议中心,世界农业科技博览会上,一位观众在参观多层植物工厂栽培系统。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李德发,在“科技创新赋能未来养殖业论坛”上表示,科技创新对于提高生产率的作用至关重要,比如农业专家提倡“先计算再喂猪”,也就是说,养殖者在饲喂和配制饲料之前,要对原料进行快速测定,要知道原料含什么元素,含多少,多少元素是对养殖有效的;并根据科学数据再分配饲喂量。这样通过精准配制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饲料资源利用率。

他同时认为,除了技术创新外,社会政策对畜牧业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他举例说,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居民肉蛋奶要凭票证购买,一家人可能半个月才能吃上一次猪肉,这在北方俗称“打牙祭”,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全国95%以上的市县完成了放开粮价的改革,各种票证成为历史,畜牧业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如何让技术创新、向善?参会科学家们认为除了要关注技术本身外,也要关心社会的政策、商业模式等因素。《平谷共识》指出,科学、技术、政策、制度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是农食系统转型的重要驱动力。这些创新对于提升食物供给能力,改善食物贸易和市场,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韧性,催化农食产业变革,提供营养、安全和健康的膳食,并助力社会民生保障有重要推动作用,促进农食系统向着营养健康、绿色低碳、高质高效、更加包容、更加有韧性转型。基于对创新的影响效应进行监测与评估(包括副作用和外部性),应在伦理和监管框架下,营造激励环境促进负责任的创新。创新成果应当惠及所有人,特别是小农户、低收入者和脆弱群体。

“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全球农业系统正处在重要的关头,土地退化、气候剧变、数亿人面临饥饿的威胁,更多人被营养不良困扰。我们要应对这些危机,必须要有更强的创新能力、更长远的眼光、更宽广的知识结构,以及更加科学的发展理念。”孙其信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

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周怀宗 曹晶瑞 田杰雄 薛珺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贾宁

北京招商网
北京招商网
北京招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