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招商报 > 正文

全国首个5G智慧工地落地北京经开区

编辑: 蝶舞 来源:北京日报 2020-04-27 11:56:23

导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运用“一通多能四驱动”架构,结合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加边缘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开启了十大创新应用,成为全国首个5G智慧工地。

记者 方彬楠 张泉

开电脑屏幕上的视频连线软件,一根根施工作业面的钢筋清晰地展现在工程管理技术人员眼前,工人头戴AI眼镜将钢筋密度过高、钢构复杂节点导致绑扎困难的图像时时回传至技术人员电脑屏幕,经过电脑前的技术人员和现场工人共同商讨方案,用不到10分钟便找到了解决方法……

这一幕并非杜撰的画面,而是真实地发生在中建八局一公司京东总部二期项目现场。该项目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运用“一通多能四驱动”架构,结合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加边缘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开启了十大创新应用,成为全国首个5G智慧工地。

5G以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为特性,可提供10G每秒传输速率、毫秒级时延,可支持40路1080p视频或5路4K超高清视频上传……建筑施工行业如何与5G功能进行对接,实现更高效的施工组织、更快捷的安全管理、更准确的质量评定,成为这个项目尝试5G建造的初衷。

“5G最重要的就是信号覆盖,我们联合中国联通进行5G系统架构,解决了这一问题。”中建八局京东二期项目总工程师赵灿振介绍道。项目工地内设置了专用的5G基站,同时工地外围4个角分别设置了4个5G外部宏站,让整个工程现场自上到下、由内及外实现了网络信号的全覆盖。针对建筑工程高大的特点,基站的发射器也区别于常规基站向地面发射的角度,而是抬头向上,让信号的发射更为准确。

地下室曾是施工现场信号始终难以抵达的区域。项目以点覆盖的方式,在地下核心区域部署5G网络,并根据地下施工安排,在不同区域再设置广播报警设备,实现整个地下施工区域信息传递更为迅速,降低地下施工安全隐患。同时这套系统布置还将与今后建筑使用功能连接起来,减少建筑使用者后期重复布设的繁琐,实现施工与使用相统一。5G信号的全覆盖只是赋能建筑工程智慧化建造的基础,如何让5G为建造过程服务才是应用的核心。

“请佩戴安全帽再进入工地!”监控屏幕上,一名没有佩戴安全帽的工人被拦了下来。“依托5G高速网络搭载人脸识别技术,闸机设备不仅可以完成传统识别出入证信息,还可自动进行安全着装检查、联网核查实现脸部成像和身份真伪甄别,所有数据信息汇总和辨识都在1秒钟以内完成。”赵灿振介绍说。

项目内,一间与5G搭配的健康亭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赵灿振介绍到,这间健康亭配备了5G可移动建筑职业健康分析系统,对每一位进场员工做体温、血压、血氧、心电等十多项生理检测,判别员工的健康情况是否符合作业要求,为员工的职业健康保驾护航。

除了工程机械,智慧建设也要用到一些5G专属设备。项目采用了人工可穿戴设备的智能眼镜,依托5G的高速特性,管理人员远程高清无延时视频连线,不需要再到作业面进行处理,同时针对复杂问题,即便是专家正在出差,只要有信号覆盖便可以通过视频连线将画面时时传送到专家手机上,实现了作业面、管理层、专家团队的高效融合。

该项目还使用了"5G+AI"便携巡检系统,与人员实名制系统联通,佩戴AI眼镜的管理人员在现场巡视时,可通过眼镜的人脸识别系统,现场获取姓名、工种等基本信息,实现施工现场人员灵活调配。

"依托5G信号,可以实现对工地周界'全方位、立体式、无缝隙'全景监控,利用AI技术,地面与高空监控有效联动,智能识别翻越安全围护、杂物乱堆乱放、外来人员报警等危险要素。"赵灿振表示,"我们通过这套系统,时刻掌握工人的动态,全面查看作业面施工进展情况,如果有工人违章能及时制止,比以往的照片、面对面反馈节省了大量时间。"

北京招商网
北京招商网
北京招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