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i~政策 > 正文

北京市持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

编辑: 蝶舞 来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2022-03-28 16:34:21

导读:近年来,北京市持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并在金融领域不断推出优化营商环境的新举措,推动服务升级与融资便利。

记者 张群琛

打造1个中心、首创1种模式、搭建3个平台……近年来,北京市持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并在金融领域不断推出优化营商环境的新举措,推动服务升级与融资便利。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将紧抓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重大机遇,以世界银行和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为契机,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打造“北京品牌”,形成“北京案例”,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的金融力量。

完善金融基础设施 支持市场主体发展

2021年3月18日,北京金融法院正式成立,对金融案件实行集中管辖,推进金融审判体制机制改革,提高金融审判专业化水平,营造良好金融法治环境,进一步促进首都经济健康发展。

而在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89家,中小企业占比75.28%,投资者数量超过490万,直接融资环境进一步优化。

同时,本市用好央行低成本信贷资金。创设“京绿通”“京民通”专项再贴现产品,支持绿色和民营小微企业票据融资。创设“京创融”“京绿融”“京文融”“京民融”“京农融”等专项再贷款产品,支持“专精特新”、绿色低碳、文化产业、民营小微、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发展。2021年累计投放资金1323亿元,撬动信贷投放约3770亿元,支持市场主体7万户,同比增长42.9%。

并且用足财政支持各项政策措施。出台首贷贴息和首贷担保补贴政策,助力解决零信贷中小微企业首次贷款获得难困境,在中关村示范区率先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本分担和风险补偿机制,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保障体系。

构建“1+1+3+N”体系 支持企业高效融资

首先是“打造1个中心”。本市设立北京市贷款服务中心,集中受理企业首贷、续贷、确权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业务。企业贷款可“贷比三家”,中心汇聚工农中建等22家银行、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集中办公,提供百余个信贷产品,供企业挑选;搭建信息共享通道,为入驻金融机构建立快捷获取贷款业务所需工商、税务、社保、司法等各类政务数据的共享通道。目前已审批通过近3.9万笔业务,涉及金额约1662亿元。

其次是“首创1种模式”。北京市率先将市场监管部门的四类动产抵押登记职能委托给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从而在北京地区实现动产担保登记系统的实质统一。目前,按照国务院统一工作部署,北京市正在全力推动机动车、船舶、知识产权等抵质押数据接入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将进一步提高企业办理效率、盘活动产资源。

第三是“搭建3个平台”。本市打造畅融工程,按照“每年、每季、每月、每周”的频次,常态化举办不同主题的融资对接活动。2020年加开“网上畅融工程”,实现疫情期间企业融资需求的线上对接,已累计举办200场对接活动,24600多人次参加,对接金融机构3800余家次,企业8200余家次。推出银企对接系统,将企业融资需求、特征标签等信息与全市所有银行网点直连。目前各银行已累计走访企业超31万次,覆盖企业19万户,推动贷款落地781亿元,获贷企业中,中小微企业占96%。建立全国首个小微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贷款、担保、保险、股权投资等千余个金融产品,平台已注册企业11万家、合作机构352家,审批授信524亿元,放款近391亿元。

最后是“建立N个机制”。启动小微金融服务顾问制度,“一业一策”“一企一策”为企业提供“金融医生”诊疗服务,实现“一次走访、定期服务、长期跟踪”,已服务企业1000余家次。建立金融服务快速响应机制,以官网专线、专用邮箱、畅融工程、“12345”市民热线、金融机构网点、微信工作群为平台,做到第一时间收集需求、第一时间分发信息、第一时间协调办理、第一时间反馈结果,最大限度帮助疫情中受到影响的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形成常态化辅导培训机制,打造企业上市“钻石工程”培育品牌。夯实企业上市快速响应工作机制,不断协调解决企业上市问题,为重点行业企业上市保驾护航,2021年,重点服务企业2000余家,全年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79家,创历史新高。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2年2月末,本市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利率4.61%,同比下降5个基点,普惠小微贷款增速19.6%,高于各项贷款13.6个百分点。

北京招商网
北京招商网
北京招商网